
▲毛泽东与陈嘉庚合影。

▲1955年10月1日,陈嘉庚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大会上致贺词。

▲沈钧儒为陈嘉庚题字。

▲陈嘉庚与沈钧儒(右)合影。
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庆节。在这金秋十月,我想聊聊陈嘉庚这位伟大爱国者与国庆节的故事。陈嘉庚,一生爱国、一生创业、一生兴学,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为终身追求。在他的晚年,更是为新中国的建立、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中国现代化发展鞠躬尽瘁。
陈嘉庚是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在解放战争的关键时刻,1948年中共中央发表著名的“五一口号”,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陈嘉庚于5月4日主持召开新加坡华侨各界代表大会,代表南洋120个华侨团体致电毛泽东,率先拥护“五一口号”。巧合的是,在1948年10月1日这天,毛泽东复电陈嘉庚,请他转告各地侨胞民主团体及一切主张民主的侨胞,对他们来电赞助“五一口号”表示“热心卓见,无任感佩”。毛泽东主席还亲自写电报邀请陈嘉庚回国参加新的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等事宜。1949年5月5日,陈嘉庚怀着“革命大功将告完成,曷胜兴奋!”的喜悦之情,从新加坡启程,“回国敬贺”。回国后,陈嘉庚立即参与到筹备新政协、筹建新中国的工作之中。作为中国侨界的一面旗帜,陈嘉庚的行动,对于扩大新政协乃至新中国在海内外的影响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中国国旗、国徽及国歌的诞生有着陈嘉庚的特殊贡献。1949年6月15日,新政协筹备会在北平召开。负责拟定国旗、国徽及国歌方案的是筹备会常务委员会下设的第六小组,第六小组的组长是马叙伦,副组长是叶剑英和沈雁冰(后增加),其他成员有陈嘉庚、张澜等。9月25日晚,距离“开国大典”仅剩5天时间,毛泽东召开了最后一次国旗定稿会议,陈嘉庚等18位各界代表与会。毛主席指着“五星红旗”图案说,这个图案表现了人民大团结,现在就是要大团结,将来也要大团结,因此他赞成这幅五星红旗的图案。毛泽东说完后,陈嘉庚当即表达了同意,随后新中国的国旗方案“五星红旗”获得大会通过。10月1日下午,陈嘉庚满怀激情,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了隆重的开国大典。典礼上,毛主席亲自按动电钮,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飘荡在天安门广场上空,也飘荡在陈嘉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心中。
1950年10月1日,陈嘉庚在家乡集美学校国庆纪念会上发表重要演讲。陈嘉庚向师生庄重地回忆一年前开国大典的盛况,兴奋之情仍溢于言表。他说:“……三时齐集天安门开会升旗,鸣礼炮54响,陆海空军及各界参加者30余万众,苏联代表团30余人亦参加庆祝,会后继以检阅游行。赤旗蔽空,红灯匝地,万点照耀,灿成火海,热闹异常,入夜9时方散尽。盛况空前,可谓千载一时。”此前的6月,陈嘉庚就将他在新中国成立前后,北上参观东北十余城、重轻工业厂及文化机关十余处,之后又游历14省40余城市,赴演讲会座谈会百余次的经历,返新加坡后写成《新中国观感集》一书。《新中国观感集》由新加坡南洋华侨筹赈总会出版,初版60万册,寄赠全国各县市。陈嘉庚在书中记述开国典礼及到祖国各地之所见所闻与感想,字里行间流露出陈嘉庚先生对共产党的钦佩,对新中国的热爱之心,以及对一切反动派的愤恨之情。陈嘉庚热忱宣传新中国诞生的赤诚之心可见一斑。
1953年10月1日,陈嘉庚与爱国民主人士共商国是。沈钧儒先生和陈嘉庚先生一样,是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新中国成立后,沈钧儒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共同的救国抱负奠定了陈嘉庚和沈钧儒深厚持久的友谊。早在抗战胜利后的1945年10月,陈嘉庚结束在印尼避难,重返新加坡。沈钧儒、黄炎培等各界人士举行“陈嘉庚先生安全庆祝大会”。这次大会上,远在延安的毛泽东送来贺辞“华侨旗帜 民族光辉”,成为对陈嘉庚的历史性评价。1949年6月,陈嘉庚回国参加新政协会议到达北平时,受到中共中央领导及先期到达的沈钧儒等民主人士的热烈欢迎。1953年10月1日,在北京的陈嘉庚专程到沈钧儒寓所。两位爱国老人一起为新中国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欣鼓舞,为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殚精竭虑。沈钧儒给陈嘉庚题字:“嘉庚先生长我七十五日,吾二人年轮将届八十。生此光辉时代,愿与兄共期康乐,继续为国努力。”两位爱国老人胸怀“国之大者”,共勉互祝,令人动容。此后,沈钧儒为陈嘉庚正在呕心沥血建设的、用于社会教育的“露天石雕博物馆”——鳌园题写楹联:“发挥集体的力量 创造美好的将来”。陈嘉庚将其镌刻于毛泽东题词的“集美解放纪念碑”附近的醒目位置。1959年后,陈嘉庚病体沉疴。周恩来、沈钧儒等国家领导人对他的病情极为关怀,曾前往探视和慰问。1961年8月陈嘉庚逝世以后,组成以周恩来总理为主任委员的治丧委员会;沈钧儒为其中委员,并参加陈嘉庚公祭大会,为这位老朋友送行最后一程。
1955年9月12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关于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撤消新疆省建制的决议》。9月19日,时任全国人大常委、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嘉庚,随同中共中央派出的以国家副主席董必武为团长的中央政府代表团抵达乌鲁木齐。在新疆期间,陈嘉庚和代表团视察天山南北、考察人民生活,还参观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疆给陈嘉庚留下了多民族和睦相处、团结友爱的深刻印象。1955年10月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大会隆重举行。陈嘉庚在成立庆典会上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向大会赠送锦旗。锦旗上写道: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成立,将进一步促进新疆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加强各族人民的团结,鼓励各族人民参加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热忱。重温这些美好的回忆,让我们对陈嘉庚终身为谋求民族独立、祖国统一,以及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进步事业的丰功伟绩,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陈嘉庚被评选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陈嘉庚被授予“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这是国家和人民对这位爱国者的崇高褒奖。嘉庚先生,当之无愧、实至名归。
爱国,是陈嘉庚一生奋斗的力量源泉。家国情怀,是嘉庚精神的永恒底色。追本溯源,鉴往知来。在普天同庆国泰民安的日子里,翻开集美学校110年历史,我们更加感佩嘉庚先生强烈的对国家对民族尽国民之义务的责任感和浓烈的家国情怀。他曾自言:“对于轻金钱、重义务、诚信果毅、嫉恶好善、爱国爱乡诸点,尤所服膺向往,而自愧未能达其万一,深愿与国民共勉之也。”陈嘉庚以一生的行动,实践了他的诺言。
(作者:廖永健,集美大学陈嘉庚研究学者。图片来源:集美大学陈嘉庚研究数据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