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揭牌现场。(蔡立锽 摄)

多家挂牌单位负责人与翔安区委乡村振兴办、区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举行座谈。 (蔡立锽 摄)
本报记者 曾嫣艳
通讯员 叶晓菲
昨日上午,翔安大嶝希元文学艺术院又新增两块牌匾——“希元文学教育基地” “希元美术创作基地”。此次挂牌单位有集美大学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集美大学诚毅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福建省校友会、海关总署《金钥匙》杂志社、厦门市思明区教师进修学校、大嶝中学等。
近几年,在翔安区委宣传部、区文联的扶持下,大嶝希元文学艺术院、海丝文化美术交流馆、田墘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乡村文化项目,在田墘社区扎根发展。下一步,大嶝希元文学艺术院及两基地将发挥平台优势和资源优势,在名家演讲、采风创作、交流指导、地方特色文化打造等方面积极作为,赋能乡村振兴。
引入多方资源 构建融合发展
昨日上午8时半,在红砖聚落的书香田墘,来自集美大学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等6家挂牌单位的负责人,与大嶝希元书院负责人郑瑞勇一同为“希元文学教育基地”“希元美术创作基地”举行揭牌仪式。
两棵历经风雨600年的榕树下,人头攒动;红砖古厝——九架厝内,墨香四溢。熠熠生辉的新牌匾,给大嶝希元文学艺术院和书香读书公园汇聚了人气,也给这里赋予了新的使命。仪式结束后,围绕《乡村振兴与乡村文化建设》这一主题,多家挂牌单位负责人与翔安区委乡村振兴办、区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举行了座谈。
乡村振兴要做什么?学校可以做什么?来自各校的专家教授各抒己见。
“我们将定期分批组织老师、学者、专家到大嶝讲学,组织学生到大嶝希元文学艺术院实习和交流,到大嶝进行采风和美术创作……”集美大学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院长郑亮与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党委副书记连志崧相继表示,大嶝田墘有良好的家风、民风、乡风,可以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植入到乡村振兴的文化实践中。
厦门市思明区教师进修学校美术教研员、厦门市美术家协会少儿专业委员会主任叶永泉也表态,未来将把美术教师培训投放到大嶝希元文学艺术院,进行常态化培训。
在田墘,有很多像郑瑞勇一样积极投入建设书香社会的社区一线干部,他们都以大嶝希元文学艺术院为舞台,让文艺走进千家万户,让书香温暖翔安,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依托文化资源 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
郑瑞勇表示,大嶝拥有丰富的海洋文化、海岛文化、华侨文化、金嶝文化、闽南文化、双拥文化、传统文化等,这些不仅是教育与创作的资源,还可以推进文明实践阵地与文化服务阵地融合建设。
具有鲜明区域特点和民族特色的乡村文化本身就是重要的文化资源,是乡村振兴的文化生产力。对于拥有丰富文化资源的乡村而言,要充分利用其文化资源。这些年来,大嶝希元文学艺术院请来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叶辛、茅奖得主周大新、将军作家韩静霆、天津作协副主席肖克凡等著名作家,他们多次来翔安开展讲座、指导阅读、签赠图书,以爱国主义作为主旋律,引导读者树立正确历史观、国家观、文艺观,在翔安奏响时代凯歌。
为丰富乡村文化活动、推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大嶝田墘社区先后推出了“书香读书公园” “公益阅览室” “文化讲堂” “文学艺术沙龙”等一系列既有文化内涵,又让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吸引了本地及周边居民积极参与,汇聚起磅礴的社会正能量,也成为翔安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

https://epaper.xmnn.cn/xmrb/20220112/202201/t20220112_54751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