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视角

网站首页     媒体视角     正文

【厦门日报】赓续精神 接续奋斗

发布时间:2020-09-08

赓续精神 接续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激励我市干部群众砥砺前行

2020-09-05 00:00来源:厦门日报

本报记者 黄 怀 林桂桢 蔡镇金

卫 琳 薛 尧 邬秀君


“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习近平总书记9月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掷地有声、振奋人心。

对历史最好的纪念,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革命先烈最好的致敬,就是赓续他们的精神。我市广大干部群众表示,纪念抗战胜利、致敬革命先烈,就要振奋民族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奋力谱写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壮丽篇章!

为参与抗战感到光荣自豪

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千千万万的英雄儿女以血肉之躯筑起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的钢铁长城,谱写下惊天地、泣鬼神的爱国篇章。

聆听了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93岁的原厦儿团成员、抗战老兵洪智民十分激动。十几岁时,洪智民就参与到抗日救亡中,那时的经历让他深刻地明白,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抗战年代条件非常艰苦,但我内心从未感觉到苦,而是时时葆有必胜的信心。正是有了无数抗日英雄为国牺牲,才有了如今的盛世太平。” 洪智民说,抗战胜利75年来,祖国日渐强盛,作为一名老兵,他为自己曾参与抗战感到光荣自豪。

从抗战精神中汲取营养

传承历史,才能展望未来。伟大的抗战精神,已融入中华民族血液,指引着我们未来的征程。

3日上午,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局机关和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的全体干部职工收看了纪念仪式现场直播。当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响起,大家情不自禁地跟着唱起来,随后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牺牲的烈士默哀。

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双拥共建处一级科员马宁表示,将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从抗战精神中汲取营养,将伟大的抗战精神转化为勤奋学习、扎实工作的强大动力,做好新时期的退役军人服务工作。

3日下午,在武警厦门支队反劫机中队学习室内,50名武警战士挺直腰板,专注认真地听着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

“学习了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我深受触动,更加清楚了肩上的责任。” 武警厦门支队反劫机中队战士刘存平说,我将接好革命先辈的传承棒,弘扬和践行先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积极投身练兵备战,为维护厦门社会稳定和保障人民安居乐业贡献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力量。

集美大学组织部分师生集中收看党和国家领导人向抗战烈士敬献花篮仪式,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并举行座谈会。“抗日战争中所形成的抗战精神,是亿万中华儿女意志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导师、厦大历史学博士董立功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在新时代,我们依然要进行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伟大的抗战精神,将激励亿万中华儿女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以更加坚实的步伐迈向民族伟大复兴。

集美大学港口与环境工程学院学生梁纪闻想起最近观看的电影《八佰》:“无数中华儿女舍身为国,才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铭记历史、弘扬抗战精神,我们责无旁贷。”梁纪闻说,作为新时代青年学子,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目前,她还是一名环境工程专业大三学生,当下要做的就是发奋图强、学好专业本领,将来为我国的环保事业做贡献。

向着伟大复兴的梦想奋进

75年前的伟大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

75年后的今天,我们将怎样铭记历史、开创未来?

“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的胜利,也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胜利。”市委统战部副部长陈宏说,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立意高远,五个“绝不答应”掷地有声、鼓舞人心。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市委统战部将进一步强化对党外人士的政治引领,充分发挥统战独特优势作用,引导统战各领域专家学者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建言献策,动员全市统战力量积极参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抓招商促发展等重点工作任务,为我市率先实现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超越贡献智慧和力量。

“即便在和平时代,我们干事创业也应当拥有这种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回顾中华民族抗战史,集美区杏林街道园博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吴斌斌眼眶湿润了。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吴斌斌坚守一线岗位,积极参与疫情联防联控,守好社区这一道防线。吴斌斌坚信,新的梦想征程已经开启,更需要我们脚踏实地、真抓实干。

硝烟散尽,精神长存。铭记历史,是为了启迪未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更加光荣艰巨的使命任务,厦门广大干部群众将继承弘扬抗战精神,不懈努力、接续奋斗,加快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http://epaper.xmnn.cn/xmrb/20200905/202009/t20200905_5389496.htm




 地址:厦门集美学村(厦门市集美区银江路185号)  邮编:361021  闽 ICP 备09004614号  闽公网安备 35021102000019号  中文域名:集美大学.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