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厦门6月5日电 (杨伏山 林嫦娥)位于厦门市的集美大学5日举办“粽香心间,情暖集大”端午节文化体验活动,该校百余名外国留学生受邀来过节,现场体验中国传统端午节文化。
集美大学“文明食堂”创建系列活动之包粽子大赛,当天同时举行。
包粽子大赛。 杨伏山 摄
已举办了3年的这一端午节文化体验活动,今年仍吸引了众多师生热情参与。来自泰国、柬埔寨、老挝、马来西亚、缅甸、俄罗斯、印尼、菲律宾、越南、安哥拉、乌克兰、哥伦比亚等十几个国家的留学生,对中国独特的端午民俗活动情有独钟,拜师餐厅厨师,有模有样地学起包粽子来。
来自俄罗斯、正就读集美大学体育学专业研究生二年级的柳芭,看起来已熟练掌握包粽子的诀窍,粽叶在她手下翻飞,绳子一绑,一个粽子就大功告成。今年已是第三年参加包粽子活动,柳芭在现场用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向其他同学面授机宜,传授包粽子诀窍。她说,端午节文化体验活动,使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越发深入。
包粽子大赛成绩检验。 杨伏山 摄
来自哥伦比亚、就读集美大学海外教育学院的成湖安,是第一次参加包粽子活动。他告诉记者,“包粽子对我来说会有一点难,但是有同学们热情帮助我,就感觉没有那么难了。”
来自泰国的龙镇海,是集美大学海外教育学院中文系的一年级学生。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感觉很新鲜;在课堂上了解到划龙舟、包粽子是中国端午节民众十分喜爱的传统习俗,今天有机会现场体验,很吸引自己。
参与包粽子大赛的集美大学国贸系二年级学生蒋巧玲对记者说,这是她第一次参与活动,也是第一次包粽子,独自包了11个。“这样的民俗活动可以把中国传统文化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留学生对中国包粽子民俗饶有兴趣。 供图 摄
在活动现场,粽子品鉴大赛汇聚集美大学十三个参赛食堂的肉粽、甜粽、碱粽等。各种粽子一字排开,接受现场师生的品鉴和打分,得分前三甲获颁“我最喜爱的粽子”奖项。
主办方称,端午节文化体验活动,可加深外国留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也让他们领略到端午节作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日的独特魅力。(完)
http://www.chinanews.com/sh/2019/06-05/8857272.shtml
海西晨报:《老外包粽子,正方形,六边形…… 集大140名留学生体验端午习俗,现场“笑果”佳》

包粽子让留学生很兴奋。陈南君 摄
晨报讯(记者 崔易 实习生 项日易 通讯员 林嫦娥)在食堂阿姨的手中,碧绿的粽叶上下翻飞,几秒就成了小巧可爱的粽子,可到了外国留学生手中,包粽子就成了件有挑战的事。昨日,在集美大学举行的“粽香心间,情暖集大”端午节文化体验活动及包粽子大赛,让参与的留学生直呼“太好玩啦!”
据悉,这场集大学生最期待的端午活动———包粽子,已经开展3年了。本次活动还邀请140名国际学生参与,其中包括来自俄罗斯、乌克兰、安哥拉、哥伦比亚、泰国、柬埔寨、越南等十多个国家的留学生。现场,在食堂阿姨的教导下,一片片粽叶在不同肤色的学生手中被折成各种形状,六边形、正方形……尽管手法“业余”,但学生们热情不减。来自国际贸易专业的泰国留学生马洁芳说:“这是我首次包粽子,虽然看着简单,包起来却很难。”
相比其他留学生的手忙脚乱,在集大读研的俄罗斯女学生柳芭不仅动作娴熟,还热心指导别人。她告诉记者,她每年都参加比赛,所以包粽子对她而言是件很简单的事,“明年我就毕业了,回俄罗斯后,我要向家人朋友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
本次活动的高潮莫过于激烈的包粽子大赛,展现了包粽子的“速度与激情”。报名参赛的64名师生分为16组,进行比赛。记者在现场观察到,有参赛队伍一分钟能包6个粽子。6分钟里,第一名的队伍共包了47个粽子。现场还举行粽子品鉴大赛,来自全校15个参赛食堂的粽子一字排开,接受师生的品鉴和打分。
值得一提的是,在场留学生纷纷表示,他们会把中国的端午节文化带回自己的国家去,让更多人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

http://epaper.xmnn.cn/hxcb/epaper/html/2019-06/06/content_769474.htm
厦门日报:《拼手艺 海内外学子比赛包粽子》
集大厨师教留学生包粽子。(陈南君 蒋洛琦 摄)
本报讯 (记者 林桂桢 通讯员 林嫦娥 )昨日下午,集美大学举办“粽香心间,情暖集大”端午节文化体验活动及包粽子大赛,200余名海内外学子参加活动。
此次活动中,来自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缅甸、俄罗斯、印尼、安哥拉、乌克兰、哥伦比亚等十几个国家的留学生前来体验包粽子。“我喜欢端午节,包粽子其实并不难!”俄罗斯姑娘柳芭是第三年参加学校组织的包粽子比赛,今年她还客串老师,教其他学生包粽子。她说,明年毕业回国后,将向家乡人介绍中国的端午节文化。
集大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这样轻松、有趣的活动,在校内营造文明和谐的节日氛围,同时增进留学生之间的交流,让海内外学子体验中华传统文化。
http://epaper.xmnn.cn/xmrb/20190606/201906/t20190606_52836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