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大要闻

网站首页     集大要闻     正文

助推基层科技振兴 培养优秀人才

发布时间:2024-05-22

深入基层调查,了解电子信息产业的分布、发展情况与技术瓶颈,为企业输送需要人才,是我校许伟坚教授担任杏林街道科技特派员的主要工作。

许伟坚教授是我校海洋信息工程学院“工业物联网与智能制造”学科方向带头人,主要的研究方向有智能硬件、仪器仪表、通信与信息系统等。他立足专业优势,着重调研了集美区辖区内的相关企业。

电子信息制造产业是集美区六大产业群中举足轻重的板块,近年来规模持续扩大,全区目前已经形成软件园三期、电子城厦门国际创新中心、马銮湾智慧科技产业园三大主要载体。许伟坚走访了20多家与物联网、汽车与零配件、智慧城市、芯片、智能家居、电力等相关企业。他发现,集美区电子产业升级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人才不足,阻碍了企业产品研发和相关技术转型升级。

企业对电子信息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让许伟坚萌生为企业输送优秀人才的想法。“如果既能解决企业招不到人才的难题,又能帮助学生找到心仪的工作,那就是作为一名教师和特派员最欣慰的事。”他尝试新的学生培养模式,在了解企业需求后,提前布局,采用“团队定向定制”,依托他创建的“智能硬件与高效能计算实验室”,精心制定与企业产品方向紧密相关的训练方案。

许伟坚创新推出无门槛实验室招生计划,只要想学、想当研发工程师的学生都可以报名到实验室学习相关技能,他为这些学生量身定做训练项目。这种因材施教的培养成效是显著的,有些成绩一般、甚至对专业学习失去信心的学生来到实验室,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完全改变了状态并重新找到了自信。有的学生到了深夜还在实验室写代码,学习新知识。短短6个月,他组织学生团队与企业共同制定训练计划,把定向培养的12名学生推送到企业实习,均被接收成为研发人员。2023年7月,他再次组织新一批2024届学生组成定向团队,目前10人中已有6人拿到了企业的录用通知。

“要知道,许老师的实验室以前只招收专业成绩前10%的学生,每年保送、考上八九个研究生,一直是学霸的‘聚集地’。我做梦也没想到还能有机会进入他的实验室,并对嵌入式系统集成与开发产生浓厚的兴趣。”2024届毕业生张露强说,他之前的成绩在年级里不算突出,甚至有一阵子怀疑自己是否适合学电子。但在许老师的帮助下,他从简单到复杂,从烦躁到沉稳,逐渐找回了大一大二失去的时光,稳扎稳打独立完成了两个实验项目,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被厦门拓宝科技有限公司录用。

培养输送人才的同时,许伟坚积极发挥专业优势,推广新技术应用。

“目前是智能家居的黄金时代,及时更新技术才能走在时代前沿。”许伟坚介绍,“毫米波雷达”技术是目前智能家居应用的新趋势,能在不用摄像头,不侵犯用户隐私的情况下让设备读懂人的手势,例如调节灯光亮暗、卫浴控制、对独居老人的健康监测等。他把这项技术推荐给集美区的相关企业,帮助企业开发出能读懂用户操作手势的智能家居产品。

许伟坚充分发挥专业资源优势,依托科技项目,有针对性地扶持企业,开展项目合作,建立产学研基地。担任科技特派员期间,他促成星纵物联科技有限公司、四信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厦门骏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与集美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建立集大研究生工作站。

他积极推动街道与高校资源对接,在杏林街道开展科普活动,帮助街道进行水体治理,提高社区工作专业水平,推广青少年科普……下基层,许伟坚的工作业务丰富多样,每一项他都认真“经营”。“下基层对我的教学科研工作影响深远,尽管科技特派员的工作已经结束,但我与企业、与基层的联系不会断,科技特派员的精神力量将鼓舞我继续前进。”许伟坚说。

(文:罗旻敏/图:刘金昆等/编辑:宣传部)




 地址:厦门集美学村(厦门市集美区银江路185号)  邮编:361021  闽 ICP 备09004614号  闽公网安备 35021102000019号  中文域名:集美大学.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