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我校迎来6000多名2023级本科生。来自五湖四海的集大新人怀揣梦想,如约相赴闽海之滨。


满心期许 深入迎新现场
报到当日,校领导李清彪、洪文建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深入到新生报到现场,了解新生报到情况,走访慰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热切关心工作人员、志愿者,并与新生和家长亲切交谈。校长李清彪为新生佩戴校徽时亲切寄语,希望他们在戴上校徽的那一刻起,谨记“诚毅”校训,赓续嘉庚精神,尽快融入大学生活,找准定位努力奋斗。


科学统筹 确保顺畅高效
开学前,根据学生在迎新系统上提交的预报到信息,各职能部门、各学院和新生辅导员提前掌握学生的相关信息,充分利用大数据等方法科学制定迎新方案,优化细化迎新流程,精准帮扶家庭困难学生。全校迎新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实时查看新生报到数据和迎新动态,让迎新工作更加便捷、精准、高效。迎新现场,各相关职能部门通力合作,协调配合,全力保障迎新工作顺利开展。集美公安、交警、城管等部门也大力支持我校迎新工作,维持现场交通,校园内外井然有序。此外,全校共有3100余名志愿者参与此次迎新志愿服务,为2023级新生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


暖心资助 育人砺心筑梦
新生入学绿色通道采取线上与线下结合模式,即新生在报到前即可通过“云端”办理相关手续。在此基础上,各学院通过迎新系统提前摸排,逐一联系,重点关注家庭遭遇洪涝灾害,突发临时困难及国家政策重点保障新生,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落实精准资助,确保每一位需要帮扶的新生都能无忧入学。
报到当天,学校为家庭经济困难新生精心准备了“暖心礼物”:一本《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一份新生启航基金、一套学习生活物资和一笔话费补贴,让家庭经济困难新生第一时间感受到来自党和国家的温暖。同时,学校还在绿色通道现场通过资助政策宣传展板、宣传折页等方式帮助新生更好的了解学校资助育人体系和相关资助政策。
截至目前,共计1283位学生通过绿色通道入学,资助金额约40万元。

精彩纷呈 彰显工海特色
各学院也纷纷通过各种方式充分展示自己的学院特点和迎新特色。
轮机工程学院在迎新点设置模拟水池,向新生展示全国航行器设计大赛获作品并介绍船模制作过程;水产学院以水生动物为主题进行氛围布置,将报到点设在学院的巨型观赏鱼缸前并滚动播放水产学科宣传视频;财经学院在学院内设置打卡地图并摆放特色铜币雕塑和多个“百年财经”标识;工商管理学院为每位新生准备了一块专属拼图和一个精美福袋,让新生共同拼出“我爱管院”的图样并收获学院建筑图样的卡套以及老师学长的祝福字条;海洋信息工程学院在迎新点展示智能机器人、无人机、循迹小车等学生自主研发的科创产品和科创竞赛成果;计算机工程学院在绿色通道设置“你的心愿我来实现”微心愿投递箱子助力困难新生实现大学的第一个心愿;海洋装备与机械工程学院向新生赠送书籍《火种》,引导他们通过学习经典了解历史,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的迎新点以传统楹联、贴画、萌化的吉祥物獬豸等代表学院特色的载体,展现“文法荟英,共摹繁景”的未来篇章;港口与海岸工程学院以“诚毅”校训和“工海”特色为主题设计了学院迎新门,寄托对新生“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美好期许等等。





(文:方洋/图:融媒体中心/编辑: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