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大要闻

网站首页     集大要闻     正文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学思践悟二十大 青力奋发奏新声

发布时间:2023-07-18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感悟思想伟力、体验伟大变革,在今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中,集美大学学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深入社区、学校、企业,重要领域、行业,通过举办联学共学活动、开展主题教育宣讲、讲授思政微课、制作成果展示视频等方式,运用学科专业知识,将党的创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用青言青语,将党的好声音、好政策带进基层,让党的二十大精神更有新鲜度、更有青年味。

体悟生态蝶变 共绘绿色长图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张蓝图绘到底,浙江大地不断焕发新气象、迸发新生机。

集美大学“青山踏梦”实践队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的理念为指引,前往江浙各地,学习传化集团“科创社区+产业生态”的传化样板、新时代乡村治理的“余村经验”和鲁家村因地制宜发展的三大举措,调研学习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生态理论。实践队以“追寻领袖足迹 踏梦绿水青山”为主题拍摄系列宣讲视频,并在央广网、中宏网、杭州日报等主流媒体平台发布宣传报道,讲述江浙地区凝心聚力变废为宝的生动故事,感悟青山绿水的生态理念魅力,为美丽中国的建设发展注入青年活力。

聚焦“晋江经验” 关注海洋经济

经济维系一个国家发展的命脉。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集美大学“闽海寻声,奋楫扬帆”实践队追寻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来到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晋江经验馆、力绿公司等相关企业和单位,结合“晋江经验”与“海洋强国、海洋经济理念”,通过实地走访、深度访谈、案例研究等方式,多角度、多层面展开学习。实践队以“聚焦晋江经验,助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录制宣讲视频,协同企业机构,综合实践队特色文化与调研成果,设计并制作周边文创,并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经济高质量发展”理念形成调查报告,在生动实践中传承弘扬晋江的“爱拼会赢”的奋斗精神,汲取奋进之力书写灿烂青春。

实践队成员观看泉州海港城市形态.jpg

图为实践队成员观看泉州海港城市形态

讲好“三农”故事 助力乡村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现代信息技术,创新乡村治理方式,提高乡村善治水平。”数字乡村顺应全球信息化发展大势,符合我国国情,为我国乡村发展孕育新动力。

集美大学“闽山秀水”实践队立足于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前往安溪龙门镇的信息技术产业园、安溪县铁观音集团、龙门镇洋坑村等地,参观VR/AR党性教育基地、中关村信息谷,学习洋坑村生态小院理念。实践队开展了“安溪茶产业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关于践行‘两山’理论,推进乡村振兴”两场理论宣讲,将党的创新理论送到群众心坎上。同时借助微博、抖音、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加强对当地优秀文化和自然资源的宣传,探索适合当地的数字营销策略,助力特色产业发展。

传承和睦家风 建设和美乡村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奋进新征程,扎实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然之义、必然之举、实然之功。

集美大学学“习”进行时——“马克思主义青年说”宣讲团实践队赴漳州台商投资区角美镇霞屿社区,参观霞屿社区历史沿革和建设成果和台商投资区角美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并以民生、家风乡风建设等为题开展理论宣讲。同时与漳州角美镇霞屿社区党总支进行党建共建,开展联学共学活动,开创党建联创新局面,搭建社区与学校的交流平台,以文化人,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协助当地进行新农村建设,助力当地乡村振兴。

宣讲团成员给霞屿社区党员们进行理论宣讲.png

宣讲团成员给霞屿社区党员们进行理论宣讲

(文/图:校团委/编辑:宣传部)



 地址:厦门集美学村(厦门市集美区银江路185号)  邮编:361021  闽 ICP 备09004614号  闽公网安备 35021102000019号  中文域名:集美大学.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