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大要闻

网站首页     集大要闻     正文

【喜迎党代会】学科建设:抓龙头、创一流

发布时间:2021-06-15

在大学,学科是龙头,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体现。

我校坚持“重点突破,以点带面,全面提升”的思路,加大学科建设力度,突出涉海学科特色,构建了以应用学科为重点、以基础学科为支撑、以优势特色学科为牵引、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开展了学科与专业梳理、凝练学科方向、构建学科团队、整合教学科研平台等一系列工作,学校“工海”特色更加明显,大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十三五”期间,我校实施优势学科培育计划,着力培育若干个“国内先进”和若干个“省内一流”学科。其间,学校开启“一流学科”建设工程,进一步推进学科的深度交叉融合,推进学科群相关学科的进一步发展,以“打造一批跨学科团队、培养一批跨学科著名专家,产生一批交叉学科的创新成果,建设若干跨学科大平台”为目标,发挥学科的龙头作用,以“一流学科”建设带动一流人才培养,整体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群、水产与食品工程学科群入选福建省高峰学科,航运与港口物流学科群、区域经济与管理学科群、闽台体育文化学科群、数理学科群入选福建省高原学科。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群包括船舶与海洋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船舶与海洋工程围绕国家与地方发展战略,在船舶空调与制冷、船舶柴油机节能减排、船舶振动噪声、船舶与海洋结构物力学性能及制造技术、船舶燃料、海洋能源开发等多个领域取得显著成果。建有“福建省船舶与海洋工程重点实验室”“福建省船舶行业技术开发基地”“福建省游艇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福建省高校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中心”等科研和学术交流平台,建有“福建省海工装备检测与再制造技术重大研发平台”“船机检测与再制造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等学术研究服务平台,为学科群建设提供良好的教学和科研支撑。

水产与食品工程学科群包括水产、食品科学与工程。该学科群拥有“水产品深加工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农业部东海海水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鳗鲡现代渔业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福建省海洋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福建省海洋功能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省食品微生物与酶工程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大黄鱼遗传育种中心”“国家海洋局海洋渔用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部坛紫菜科技特派员创业链基地”和“福建省坛紫菜种质资源库”等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

航运与港口物流学科群包括交通运输工程、水利工程和法学。其中交通运输工程学科紧扣国家海洋战略,围绕水上交通运输行业,重点解决行业、福建省的水上交通运输和物流领域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和规划发展问题,已形成三个具有特色和优势的学科方向:交通信息与控制工程、交通安全与环境、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学科群拥有国家级船舶辅助导航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交通安全应急信息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集美大学分实验室、福建省船舶助导航工程中心等学科平台。

区域经济与管理学科群包含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学科群设有区域财政政策与地方公共管理、区域金融市场、产业与区域经济、会计学、战略管理等5个研究方向,紧紧围绕福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突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特色。

数理基础学科群包括数学、物理学。学科群围绕图论与网络、组合优化,微分方程及其应用,模糊控制与智能计算,在无人机核心技术研发(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特色),智能信息和图像处理,生态环境规划和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环境监测等方面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和科技成果转化。

闽台体育文化学科群包括体育学、中国语言文学、音乐与舞蹈学。学科群在闽台文化体育产业研究、社会语言学及闽南语研究、红学研究及两岸红学研究和两岸音乐舞蹈艺术交流与研究,以及美国左翼文学研究等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与优势。学科群拥有“闽台体育研究中心”“海洋文化与创意产业研究中心”2个福建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

此外,我校机械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软件工程、设计学、教育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等6个学科入选福建省应用型学科立项建设项目。高峰学科、高原学科、应用型学科等建设项目,基本上涵盖了学校现有的主要学科。学校新增机械工程等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新增会计等4个硕士专业学位点。申报新增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9个硕士专业学位点,已通过省学位办评审。植物与动物科学进入ESI学科全球前1%,实现零的突破。

(文:宣传部 发展规划处/编辑:宣传部)



 地址:厦门集美学村(厦门市集美区银江路185号)  邮编:361021  闽 ICP 备09004614号  闽公网安备 35021102000019号  中文域名:集美大学.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