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下午,我校组织各学院学生、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通过“人民网”“人民网教育频道”“学习大国”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直播间,在线与全国高校师生同上党史思政大课。
本堂思政大课由教育部社会科学司与人民网联合举办。在这堂思政大课上,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赵朝峰、武汉大学副教授卢勇、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何畏分别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辉煌”“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形成与传承的百年历程”为主题,全方位、多维度、深层次梳理、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风云激荡的非凡历程,在革命、建设、改革历史时期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贡献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精神内涵。
思政课在师生中引起强烈反响。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肖仕平发表感想: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回溯中国共产党的非凡历程,有一条清晰的演进逻辑,那就是不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新境界。加强党史教育,能够更好激励广大师生坚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敢于斗争,敢于迎击任何挑战和风险。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洪宗华认为,作为高校思政教师,要发扬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斗争精神、进取精神,要立足立德树人、教书育人根本任务,培养学生胸怀理想、脚踏实地、创新发展的精神和能力,引导我们的学生继承和发扬嘉庚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书写人生华章。
青马班团支部书记、工商管理学院巫文烨同学表示,党史学习是青年学生的必修课,我们应该学好党史,充分认识中国共产党人对初心的坚守和对使命的担当,从革命先辈的手中接过了历史的接力棒,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信息工程学院学生詹懿雯说,走得再远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我们要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
(文:宣传部/编辑: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