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大要闻

网站首页     集大要闻     正文

扎根实践沃土 绽放青春之花

发布时间:2020-08-26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青春精神、青年力量必不可少。为引导青年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增长知识本领、锤炼意志品质,今年我校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除开展地方专项实践活动外,还围绕“新思想”在福建、疫情防控助力复工复产、校友寻访、教育关爱、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等主题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认识国情、了解社会,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不忘初心  体悟“新思想”

“青年践行新思想,青春奋斗新时代”,福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孕育地,也是践行这一重要思想的先行省份。为提升青年学生思想认识,深刻领悟习总书记的博大思想与开创性、前瞻性的改革举措,今年暑期,我校组织实践队在宁德寿宁下党乡、在厦门,以实践探索感悟“新思想”。

在寿宁,实践队深入下党乡,重温习总书记对下党乡的指导精神,通过重走乡村古道“连心路”、走访主题展览馆和主题园、观看图片实物等活动,更加清晰的认识和理解习总书记农村扶贫思想的发展历程,深切体会和感受习总书记扶贫路上的赤子心、乡愁情和致力扶贫的决心与毅力,领悟下党乡人民“滴水穿石、弱鸟先飞、久久为功”的理念和精神。通过不平凡的下党之旅,实践队员进一步增强了思想认识,明确青年学生肩负的使命责任和担当,并将在习总书记扶贫思想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为助力脱贫攻坚,让一个个贫困乡村实现完美嬗变贡献力量。

理学院“青年践行新思想”实践队则立足厦门,围绕总书记在厦工作期间提出的积极探索以开发促改革促发展道路、大力推进生态环保工作、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的民生问题四个方面内容,通过线上调查与线下走访相结合的形式开展实践调研。在实践过程中,队员们不仅对同安军营村、火车站、五缘湾湿地公园等地进行了实地考察、走访档案馆查阅史料,还分发问卷调查、开展专项和随机采访。通过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实践活动,实践队员们不仅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博大思想,也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在新时代的历史定位,更加自觉地用“新思想”武装头脑,勇做时代弄潮儿,努力成为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情“疫”相系  助力经济

在经历了7个月疫情防控的特殊考验后,我国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全国复工复产逐步按下重启键。为展现青年学生的担当精神,用文明实践力量助推复工复产,今年暑期,我校组织多支实践队,前往福建多地,为助力疫后经济社会发展贡献青年力量。

由工商学院组织的“晨行”实践队,将助力复工复产的实践重心放在“研学企业”。在疫情防控要求下,实践队采取线上调查和线下走访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实践调研,选择悠度城市营地、厦门集美闽台研学基地和灵玲国际马戏城作为此次的调研重点。经过多日的调研和走访,实践队发挥专业优势,对疫情下厦门市研学企业面临的困境和对策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形成《厦门市研学企业复产复工现状调研报告》,为鹭岛研学产业稳步复苏的推进做出积极贡献。

财经学院也结合专业特点,派出多支实践队,前往省内多地,开展助力复工复产实践活动。其中,“古田逐梦”实践队通过调查走访、发放问卷、数据分析等方式,深入了解研究当地政府对疫后复工复产的扶持情况,以及疫情之下电商企业的发展状况,为当地疫后经济发展提出可行性意见。“金融齐心·情系社会队”则前往厦门市岛内两区,就当地抗疫政策效果进行深入调研,得出可以推广的帮扶方法和规律,助力更多地区的经济恢复发展。“疫情复工复业”调研队通过线上方式对晋江陈埭镇经济中心—花厅口村的企业进行调研,分别就疫情对当地造成的影响、当地政府扶持疫后经济的政策以及当地经济的发展现状等方面开展调查研究。各实践队从多方面、多维度对复工复业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为疫情后时代经济的健康发展贡献了青年的智慧力量。

毅行百年  访校友足迹

韶光流转,盛事如约。2020年是校主陈嘉庚创办航海教育、财经教育一百周年。

回首百年光阴,航海学院培养了数以万计的高素质航海人才,被誉为“航海家的摇篮”。今年暑期,航海学院以航海教育百年为契机,组织实践队采取云组队、分散调研、线上访谈的方式,开展校友寻访实践活动。实践期间,实践队分别对来自福州、厦门港引航站和天津的校友进行了访谈。校友们分享了他们的求学经历、工作经历、创业历程、人生感悟和百年航海的教育精神对他们当下工作生活的深远影响。实践队收集到了校友们对母校的建议和祝福,也从他们的故事中,感悟学习了嘉庚精神,深刻体会到了传承嘉庚精神的力量,并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将优秀航海校友的榜样故事分享给更多的集大学子,以蓬勃之朝气迈向集美航海新的百年。

财经学院的前身是爱国华侨陈嘉庚于1920年创办的集美学校商科,有着“福建财经人才摇篮的美誉”。在嘉庚先生创办财经教育百年之际,财经学院实践队也同样以线上的方式开展了校友寻访实践活动。队员们借助学院“经济学习社”拥有的校友资源,采访了目前已创业成功的优秀校友,通过了解校友的成长足迹,学习校友事迹,聆听他们的集大故事,从校友分享的工作经历和奋斗历程中,学习、感悟嘉庚精神和诚毅校训,学习处事经验,增强身为集大财经学子的自信心,明确奋斗方向。同时通过寻访校友的实践活动增进校友与母校之间的交流,在集大学子中树立起优秀校友的榜样,激励一代又一代集大财经学子无畏困难,不忘财经教育初心,昂扬向上,再传辉煌。

爱心课堂  筑梦续航

习总书记指出“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始终坚持把开展教育关爱,引导青年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关心推动下一代更好发展作为重要实践内容。

今年暑期,师范学院组织“青春沃土”实践队,在厦门岛内、厦门同安、漳州龙海、泉州丰泽、南平延平五地以“疫起云端聚,毅心筑梦行”为主题深入基层、传递爱心,开展爱心支教云实践活动。实践队以抗疫宣讲为契机,围绕安全教育、手工绘画、防疫科普、嘉庚精神四大特色主题开展实践活动并设计课程。同时充分挖掘地方文化以及授课队员的特长和能力,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精心设置了性教育科普课、传统文化弘扬课、打击音乐课、动物保护课等一系列缤纷多彩的课程,传授孩子们知识与技能,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轮机工程学院溪尾村暑期“三下乡”实践队25年来,坚持开展支教活动从未间断,将青年能量带入革命老区溪尾村,见证了一批批孩子的成长。与往年不同的是,受疫情影响,今年的支教活动通过“云课堂”在线辅导进行。支教过程中,队员们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薄弱点制定出独有的教学方案与课程安排,课堂中灵活授课,课后细心解答、及时反馈。考虑到孩子们年纪比较小,自觉程度不高,实践队员们还成立了督察组,在家长的配合和帮助下,实时监督、了解孩子们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相关疑问,保证学习质量。在与孩子的交往过程里,实践队员们始终践行寓教于乐、学以致用的教育理念,以个性化的教学模式满足溪尾孩子和家长的需求,获得家长们的一致好评。

担“青年梦” 创“新时代”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深入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载体。2018年以来,福建省作为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省份之一,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方面做了许多有益探索。

为积极响应国家深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的号召,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致力于将“小我融入大我”落到实处,今年暑期,我校组织生源地学生成立实践队,深入家乡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这一基层思想文化阵地,开展文明实践探索,以实际行动发掘推动福建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可行之路。此次实践,队员们实地走访了厦门、南平、莆田三地,通过实际参与当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具体实践活动,包括入户文明宣传调查、街道文明巡逻劝导、对在文明实践中表现优异的居民分发奖品等,调研了解当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建设发展情况。队员们还通过在线研讨、调查研究等方式对新时代实践中心的内在机理和实践策略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现状的分析,探究推进福建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策略。

(文/图:校团委/编辑:宣传部)



 地址:厦门集美学村(厦门市集美区银江路185号)  邮编:361021  闽 ICP 备09004614号  闽公网安备 35021102000019号  中文域名:集美大学.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