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下午,由陈嘉庚科学奖基金会,厦门市集美学校委员会主办,我校和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陈嘉庚纪念馆共同承办的2017年度“嘉庚讲坛”暨陈嘉庚科学奖报告会在我校尚大楼105举行。
2016年度陈嘉庚青年科学奖获奖者、北京大学陈鹏教授,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陈嘉庚科学奖基金会办公室高级业务主管王小曼女士,集美大学校长李清彪、副校长于洪亮,集美学校委员会副主任、陈嘉庚纪念馆馆长陈呈,华侨博物院副院长钟志诚,集美区文教区管委会主任鄢荣钗,华侨大学学生处副处长蔡浩等出席报告会。
校长李清彪在报告会上致辞,他说,刚刚胜利闭幕的党的十九大已然开启了新时代的伟大征程,十九大报告首次专列一段阐述青年的作用,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青年一代寄予殷切希望。青年是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的主力军,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这也是我们举办“嘉庚讲坛”暨陈嘉庚科学奖报告会的重大意义所在。集美是嘉庚先生故里,嘉庚精神是集美大学的立校之本,在集美大学举办“嘉庚讲坛”暨陈嘉庚科学奖报告会,也是缅怀嘉庚先生“忠贞爱国、倾资兴学”的丰功伟绩,更是继承和发扬嘉庚先生“重视教育、崇尚科学”的伟大精神。“嘉庚讲坛”是普及科学、交流学术和弘扬嘉庚精神的重要平台,陈鹏教授是化学与生物学的前沿交叉领域的专家,一定让大家获益良多。明年就是集美大学百年华诞,他邀请与会人员届时再来共同见证嘉庚先生创办教育的百年辉煌。
陈鹏教授讲座以“活细胞上的精准化学”为题,提出进入本世纪以来的诺贝尔化学奖研究领域多是基于对重要生命科学问题的化学本质的阐释。他首先对化学生物学进行介绍,指出化学生物学是一门利用外源的化学物质、方法或途径,在分子层面上对生命体系进行精准的修饰、调控和阐释的学科。作为一种交叉新兴的学科,化学生物学有着“外源”化学反应向生命体系的拓展、“非天然生物分子类似物”概念的普及、生物大分子的高效合成与精准调控等发展趋势。接着他结合了自身研究领域作了生物正交反应概述,介绍了“点击化学反应”的代表反应和后续研究运用,展示了科学研究的无穷性和多样性。最后,他从新型生物正交反应开发重点介绍了基于钯催化剂的生物正交剪切反应和基于iDA反应的生物正交剪切反应。
报告会现场,我校学生对萤光素酶添加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小分子如何作用于生命体系等问题向陈鹏教授请教,与科学家亲切互动。李清彪、陈呈为陈鹏教授、王小曼女士赠送了纪念品。
参加报告会的还有华侨大学师生代表,我校相关部处负责人、水产学院和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博士、硕士研究生、高年级本科生代表等近500人。




(文:宣传部/图:刘金昆/编辑: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