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学生记者 闵金鑫
“笑起来和蔼可亲,穿着朴素而优雅,不仅与同事相处融洽,还备受学生欢迎。”在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里,大家都这样描述余祥教授。余老师主要教授 《有机化学课程》《生物化学课程》,去年她站在了“学生最喜爱的老师”领奖台上。她说:“这是同学们对我的肯定,更为我的教师生涯添上了一笔重彩。”
与余老师同辈的人里,大多数人都在毕业后直接接受国家的工作分配,本可以留在研究所的余老师却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她说:“当老师,我来对了。”2000年从北方一所大学调回厦门工作,在集大任教的十几年里,余老师从没有感到过厌倦。“每一届的学生都是不一样的,给每一届学生上课的感觉也是不一样的。时代在进步,教学也要与时俱进。”如今是大数据时代,学生有疑惑时除了像以往那样查阅书籍、咨询老师外,还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等设备在互联网上搜索相关资料,正因为如此,有不自觉的学生会在网上找到答案,应付课后作业。面对这样的情况,余老师想了个办法:她将比较详尽的参考答案发下去,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作业并自己先修订,然后她再改。余老师认为,这样更能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只要自己思考过就能学到知识,打好课程基础,继续在课外进行知识难点的延伸和自主学习。
有机化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理论性和抽象性较强。上过余老师课的学生都说:“在余老师的课堂,只要你眼睛里有一丝疑惑,老师就会重复上课内容直到你理解为止。”在讲解较难理解和抽象的理论问题时,她都会举生活中的例子形象地解释难点,教给学生最基本的“规则”,也就是化学的基础知识,之后再复杂的内容同学们都能在“规则”之上自己学下去。在余老师的层层递进教学法中,同学们的热情高涨,很多人下决心考研。
在课堂外,余老师更像同学们的朋友。“老师以朋友的心态去对待学生,学生自然会和我们多交流。”在余老师还未担任班主任时,遇到过一个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宿舍,她为这个宿舍学生未来担忧,更希望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于是,她用朋友间的相处方式说动了其中一名有号召力的学生,后来宿舍成员间做了一些约定,不在课上睡觉,控制在寝室玩游戏的时间,渐渐的,那间寝室里每一个人都站到了认真听讲、刻苦学习的队伍中,其中有的学生已经博士毕业了。
去年,余老师退休了。“我把教育当成了一种乐趣,把如何让学生学得扎实当成了毕生的课题。”她寄语同学们:大学生要有目标,无论是大还是小,都希望大家能坚持自己的梦想,达到目标。
(来源:集美大学报/编辑:宣传部)